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网站,日韩性爱视屏在线202,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照片,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品

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習近平引領中國和平發(fā)展的時代啟示

新華社記者

2025年09月06日08:11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80響禮炮震徹云霄,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……國之大典、盛大閱兵,鐫刻來之不易的勝利與榮光。

  9月3日,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。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,共同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。

  “今天,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(zhàn)爭、對話還是對抗、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。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、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,堅持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,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?!?/p>

  天安門城樓上,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,6次提及這個光輝的字眼:和平。

  這是銘記歷史、緬懷先烈、珍愛和平、開創(chuàng)未來的鮮明立場,更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引領中國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的堅定宣示。

  時光無言,真理永恒:正義必勝!和平必勝!人民必勝!

  (一)歷史的昭示

  ——“戰(zhàn)爭是一面鏡子,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”

  天安門城樓莊嚴雄偉,天安門廣場氣象恢宏。9月3日上午,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城樓。

  眺望廣場,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屹立,無數先烈以生命熱血換來的和平盛世躍然眼前。年號臺臺基勾勒出長城的形象,“1945”“2025”字樣閃耀金色的光芒。

  長城,象征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。92年前,北京地區(qū)抗戰(zhàn)第一槍正是在長城上的重要隘口——古北口打響。

  斗轉星移,天地一新。而今,當步履鏗鏘、機甲轟鳴的45個方(梯)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,捍衛(wèi)和平的鋼鐵長城肩負著新時代神圣使命。

  “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的勝利,譴責侵略者的殘暴,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,不是要延續(xù)仇恨,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”。

  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,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、保衛(wèi)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。

  從“打完子彈就上刺刀沖鋒”的平型關大捷,到“以血肉之軀消滅精良裝備”的百團大戰(zhàn);從“戰(zhàn)斗到最后一刻”的南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,到“不惜用生命填進火?!钡呐_兒莊血戰(zhàn)……

  “戰(zhàn)爭是一面鏡子,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。”一次次回望艱苦卓絕、可歌可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,我們更深刻體悟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斷蘊含的深意。

  和平如此珍貴,因為先烈的犧牲無價。

  “待風息波靜,凱然而歸,全家團聚……”

  李云鵬烈士留下的一封家信催人淚下。他是新四軍“劉老莊連”82名烈士中唯一留下書信的人。戰(zhàn)爭無情、歲月易老,烈士當年對和平生活的向往,至今讀來字字錐心。

  “正所謂‘誠既勇兮又以武,終剛強兮不可凌。身既死兮神以靈,魂魄毅兮為鬼雄?!绷暯娇倳浽浴毒鸥琛鴼憽分械脑娋滟潛P“劉老莊連”等抗戰(zhàn)英雄,表達崇高敬意。

  2014年,我國通過立法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紀念日,設立烈士紀念日、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每逢烈士紀念日,習近平總書記都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,風雨無阻,行為世范。

 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,一字一句朗讀趙一曼犧牲前寫給兒子的絕筆信;感慨楊靖宇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、樹皮、棉絮,“其事跡震撼人心”……

  一次次撫今追昔,一番番真情流露,凝聚成蕩氣回腸的堅定信念:“對一切為國家、為民族、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,不管時代怎樣變化,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。”

  和平如此珍貴,因為歷史的教訓慘痛。

  站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前,96歲的夏淑琴老人默然垂淚,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描畫著親人的名字。那段沉痛的記憶,在她的生命中已延續(xù)80多個春秋。

  這手臂,曾被敵人狠狠刺傷。1937年12月13日,侵華日軍殘忍殺害夏淑琴7位至親,對年僅8歲的她兇殘地捅下三刀。

  這手臂,也感受到緊緊攙扶傳遞的溫暖。2014年12月13日,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,習近平總書記同夏淑琴老人等,一起為國家公祭鼎揭幕。

  “侵華日寇,毀吾南京。劫掠黎庶,屠戮蒼生。卅萬亡靈,飲恨江城。日月慘淡,寰宇震驚……”國家公祭鼎銘文力透金石,習近平總書記長久凝視。

  鴉片戰(zhàn)爭、甲午慘敗、八國聯(lián)軍侵華……近代百余年,國家蒙辱、人民蒙難、文明蒙塵,抗擊外來侵略屢戰(zhàn)屢敗,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。

  拋頭顱、灑熱血,赴國難、共存亡……長達14年的抗日戰(zhàn)爭波瀾壯闊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、實現(xiàn)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,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(yè),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。

  中國人民對戰(zhàn)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,對和平有著堅定執(zhí)著的追求。習近平總書記感慨系之:近代以后,中國人民遭受列強的侵略、凌辱、掠奪達百年以上,但中國人民不是從中學到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,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。

  要和平而不是戰(zhàn)爭,要合作而不是對抗。這是深重的苦難磨礪出的堅定信念,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牢記歷史、開創(chuàng)未來的莊嚴宣示。

  和平如此珍貴,牽系著人民心底千百年來的期盼。

  16歲不到,習近平前往父輩曾浴血奮戰(zhàn)的陜北插隊。

  這片飽經滄桑的黃土地上,黃河奔騰、長城逶迤,以磅礴的氣勢、厚重的底蘊浸潤著在此奮斗的熱血青年。

  戰(zhàn)爭的喧囂層疊回響:陜北地名里,至今有許多保留著同軍事布防有關的“城”“營”“堡”“寨”“軍”;和平的希冀穿越古今:延安、定邊、靖邊……人民越是備嘗硝煙兵燹,越是渴求長治久安。

  1938年,延安窯洞里微暗燈火下,毛澤東進行著深邃的思考?!墩摮志脩?zhàn)》這樣寫道:“我們的戰(zhàn)爭是神圣的、正義的,是進步的、求和平的。不但求一國的和平,而且求世界的和平,不但求一時的和平,而且求永久的和平。”

  青年習近平同樣在思考戰(zhàn)爭與和平。在梁家河時,仔細閱讀《毛澤東軍事文選》《中國古代軍事理論選集》和托爾斯泰的《戰(zhàn)爭與和平》、克勞塞維茨的《戰(zhàn)爭論》等著作。閱讀蘇聯(lián)衛(wèi)國戰(zhàn)爭軍事著作,“祖國雖然遼闊,但我們退無可退”等深沉話語,令習近平久久難以平靜。

  從最基層干起、與老百姓交心,習近平總書記深知“中國人民怕的就是動蕩,求的就是穩(wěn)定,盼的就是天下太平”。

  2013年1月28日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,主題便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。

  此時,黨的十八大確立了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剛剛提出。

  “沒有和平,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(fā)展;沒有發(fā)展,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。”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,歷史前進的邏輯和時代發(fā)展的潮流愈發(fā)明晰。

  站在繼往開來的歷史關口,新時代領路人初心如磐:

  “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,讓發(fā)展的動力源源不斷,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,是各國人民的期待,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?!?/p>

 ?。ǘ┪拿鞯幕仨?/strong>

  ——“我們堅持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,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(tǒng)的繼承和發(fā)揚”

  金秋陽光鋪灑在北京中軸線上。

  永定門、天安門、萬寧橋……這條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縱貫古今,蘊藏中華文明秉持的“中”“和”哲理,寄托著華夏民族對于定國安邦、天下太平的美好向往。

  位于中軸線北延長線上的中國考古博物館里,一件件珍貴文物,見證了中華文脈的賡續(xù)綿延,鋪展開“和融萬方”的博大畫卷。

  “我更加深切感受到,中國文化源遠流長,中華文明博大精深?!?023年6月2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參觀,隨后出席文化傳承發(fā)展座談會,深刻闡明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。

  在講到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時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這“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、全球發(fā)展的貢獻者、國際秩序的維護者,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,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,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、不搞對抗,決不搞‘黨同伐異’的小圈子”。

  天下為公、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,執(zhí)兩用中、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,講信修睦、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…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和平思想,為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和平發(fā)展注入厚重鮮明的文明底色。

  這樣的和平發(fā)展道路,飽含中華文明“以和為貴”的內在基因。

  2014年9月,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斯里蘭卡時,收到一份珍貴禮物——藏于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的鄭和碑拓片。

  600多年前,鄭和船隊所到之處都會立碑紀念,帶去的不是戰(zhàn)亂,而是和平與繁榮。

  歷史上,中國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,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。

  “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,始終崇尚和平,和平、和睦、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,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?!?/p>

  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中國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的文明底蘊——“我們堅持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,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(tǒng)的繼承和發(fā)揚。”

  2017年1月,瑞士日內瓦萬國宮。一場47分鐘的演講,贏得30余次掌聲。

  “中國《孫子兵法》是一部著名兵書,但其第一句話就講:‘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’,其要義是慎戰(zhàn)、不戰(zhàn)?!?/p>

  旁征博引、談古論今,彰顯大黨大國領袖寬廣深邃的文明視野,傳遞出中華民族珍愛、維護和平的決心。

  “拿破侖說過,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,當這頭睡獅醒來時,世界都會為之發(fā)抖。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,但這是一只和平的、可親的、文明的獅子?!绷暯娇倳泴Α八{論”的回應充滿哲理和深意。

  這既是對中華文明的弘揚,更是面向全世界的宣示——“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?!?/p>

  這樣的和平發(fā)展道路,反映了中華文明“和而不同”的大智慧。

  故宮三大殿,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?!昂汀弊?,蘊含著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和平的珍視與信仰。

  這里曾目睹滄桑屈辱——百余年前,八國聯(lián)軍攻占北京,那時的太和殿廣場一度淪為侵略者的演兵場;

  這里也銘記民族新生——80年前,華北日軍受降儀式在太和殿前舉行。20多萬民眾從四面八方涌來,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……

  今天,從恢宏莊嚴的太和殿廣場望去,紅垣溢彩,黃瓦流光,與藍天交相輝映。紅黃藍恰為三原色,可以調和出萬千色彩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曾同外國元首漫步于此,體會“和”這一中華文明核心理念,弘揚東西方文明包容共存之道。外媒評價,這樣的安排“獨具匠心”。

  多姿多彩是人類文明的本色。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中,和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  2019年11月,雅典衛(wèi)城博物館。

  地中海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入展廳,一座座古希臘神話人物雕像栩栩如生,展示著美和力量。

  正在希臘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,在“沉思的雅典娜”浮雕前駐足。

  “她在思考戰(zhàn)爭的意義究竟何在?!绷暯娇倳浿v起“止戈為武”的中國典故,時任希臘總統(tǒng)帕夫洛普洛斯邊聽邊不住地點頭。

  “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,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,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?!睉阎鴮Α昂投煌钡纳羁汤斫猓暯娇倳泴⒋龠M文明交流互鑒視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(fā)展的重要動力,以文會友,以文化人。

  這樣的和平發(fā)展道路,彰顯中華文明“和合共生”的價值追求。

  白云山麓,萬紫千紅。

  2023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同法國總統(tǒng)馬克龍漫步嶺南園林,臨水而坐,欣賞古琴演奏“高山流水”。

  “這是中國古代一個很優(yōu)美的故事,講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,體現(xiàn)的是‘知音’,只有‘知音’才聽得懂這首曲子?!绷暯娇倳泧诟拦ぷ魅藛T送一份曲譜給馬克龍總統(tǒng)。

  高山流水覓知音。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啟示著國與國之間和平交往之道。

  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中這樣寫道:“這是一種多元共生、和而不同的文明觀、世界觀”“以‘和’為核心精神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正可有所作為”。

  紐約聯(lián)合國總部,習近平總書記贈送的“和平尊”光彩奪目——

  高約1.65米,以景泰藍工藝制成,以“中國紅”為主色調,頂部龍飾象征守望和平,兩側象首、鳳鳥寓意天下太平、人民安康。

  這座和平之尊,傳遞的正是“中國和中國人民求和平、謀發(fā)展、促合作、圖共贏的愿望和信念”。

  從中華文明深處汲取歷史智慧,思想的光芒穿透迷霧,和平之路愈發(fā)寬廣。

 ?。ㄈ┐髧膿?/strong>

  ——“和平、發(fā)展、進步的陽光足以穿透戰(zhàn)爭、貧窮、落后的陰霾”

  2025年8月30日,天津迎賓館。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聯(lián)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。會場上,一幅蜿蜒于蒼翠山巒間的長城畫卷意蘊深長。

  80年前,誕生于戰(zhàn)爭余燼之上的聯(lián)合國,“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(zhàn)禍”,承載人類對持久和平的深切渴望。

  80年后,和平、發(fā)展、合作、共贏的時代潮流沒有變,但冷戰(zhàn)思維、霸權主義、保護主義陰霾不散,新威脅新挑戰(zhàn)有增無減,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。

  “歷史啟示我們,多邊主義、團結合作是解決全球性難題的正確答案?!绷暯娇倳浿厣曛袊冀K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,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。

  古特雷斯由衷表示:“中國為維護國際法、確保國際法治作出重要貢獻,成為捍衛(wèi)多邊主義的基石?!?/p>

  兩天后,天津梅江會展中心,習近平總書記發(fā)出“我們要為維護世界和平穩(wěn)定貢獻‘上合力量’”的重要主張,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。這是繼全球發(fā)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后,中國為世界貢獻的又一寶貴國際公共產品,凝聚著破解和平赤字、發(fā)展赤字、安全赤字、治理赤字的中國智慧與擔當。

  筆尖沙沙劃過紙面,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》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勝利和聯(lián)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》等成果文件相繼發(fā)表,為動蕩世界注入穩(wěn)定力量。

  “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,受益而不覺,失之則難存?!憋L高浪急的國際形勢下,中國聲音、中國方案至關重要。

  2023年3月,一個陽光燦爛的春日,習近平總書記乘坐專機抵達莫斯科。

  見證過多次中俄元首會晤的克里姆林宮,再次迎來世界矚目的時刻:普京總統(tǒng)微笑迎接,習近平總書記健步走來。彼此伸出的手再度緊緊握在一起。

  “歷史上看,沖突最后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?!本蜑蹩颂m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時,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:“我們認為,越是困難重重,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;越是矛盾尖銳,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?!?/p>

  烏克蘭危機爆發(fā)以來,中國沒有隔岸觀火,而是堅持勸和促談,一直為實現(xiàn)和平發(fā)揮積極作用。

  有媒體評論,中國是所有大國中,唯一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系統(tǒng)性方案的國家。

  “一時強弱在于力,千秋勝負在于理。”

  解決國際上的事情,不能從所謂“實力地位”出發(fā),推行霸權、霸道、霸凌。以聯(lián)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遵循,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,才是正確選擇。

  斡旋沙特與伊朗“握手言和”,為柬泰和平解決邊境爭端發(fā)揮建設性作用,與32個國家在香港共同建立國際調解院,支持緬甸推進政治和解與轉型進程,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……

  “世界上熱點問題不少,按下葫蘆起了瓢。解決這些問題要既得理又得法,一味示強施壓不行,外部武力干預更要不得,政治解決是唯一出路?!?/p>

  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,中國始終把人類前途命運、人民安危冷暖掛在心頭,致力于為世界織就和平的經緯,開辟發(fā)展的空間。

  和平彌足珍貴,和平也是需要維護的。

  “大家都只想享受和平,不愿意維護和平,那和平就將不復存在?!绷暯娇倳浂匆娚羁獭?/p>

  回望幾百年來國際關系史,無論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還是“文明沖突”,西方理論都難以給出持久和平之道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和平、發(fā)展、公平、正義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,主張堅持共同、綜合、合作、可持續(xù)的安全觀,為消弭國際沖突根源、應對全球安全挑戰(zhàn)、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新方案。

  維護世界和平,中國挺膺擔當。

  參與聯(lián)合國維和行動35載,中國先后派出5萬余人次維和官兵,成為聯(lián)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。一頂頂中國藍盔,在動蕩不安的土地筑起維護世界和平的鋼鐵屏障。

  自古知兵非好戰(zhàn)。

  “能戰(zhàn)方能止戰(zhàn),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,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”,習近平總書記以宏闊的戰(zhàn)略視野,深刻揭示戰(zhàn)爭與和平的辯證法。

 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(fā)展寫入憲法的大國,也是和平與安全紀錄最好的大國?!靶轮袊闪?0多年來,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(zhàn)爭,從未侵占別國一寸土地?!?/p>

  同時,在自身正當權益和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,中國態(tài)度堅定。“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?lián)p害我國主權、安全、發(fā)展利益的苦果?!?/p>

  “戰(zhàn)爭起源于人之思想,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(wèi)和平之屏障?!辩澘淘诼?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石碑上的這句話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。

  只要世界人民在心靈中堅定了和平理念、揚起了和平風帆,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對戰(zhàn)爭的強大力量。

  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,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以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、對多邊主義的忠實踐行向世人證明:和平、發(fā)展、進步的陽光足以穿透戰(zhàn)爭、貧窮、落后的陰霾,照亮人間正道。

  (四)時代的召喚

  ——“攜手開創(chuàng)這個星球更加美好的未來”

  2024年仲夏,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高朋滿座。

  在恢宏的《和平—命運共同體》樂曲聲中,習近平總書記步入會場,同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(fā)表70周年紀念大會的各國政要一一握手,親切互動。

  “面對和平還是戰(zhàn)爭、繁榮還是衰退、團結還是對抗的歷史抉擇,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涵,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懈努力?!?/p>

  懇切的言辭里,凝結著對人類社會發(fā)展的深刻洞察。

  70多年前的那一代人為維護和平,給出“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、互不侵犯、互不干涉內政、平等互利、和平共處”的歷史答案。

  今天,面對“人類向何處去”的世界之問、歷史之問、時代之問,中國又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答案。

 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向前奔跑,人類進步事業(yè)一程接著一程向前邁進。

  共謀發(fā)展,才能筑牢和平的基石。

  “我聽說中國電視劇《山海情》近期在科摩羅熱播。”

  2024年9月,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同科摩羅總統(tǒng)阿扎利談起這部講述中國扶貧故事的電視劇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發(fā)出真誠倡議:中方愿同科方開展減貧合作,支持科摩羅人民將自身區(qū)位優(yōu)勢和海洋資源轉化為發(fā)展動能,不斷延續(xù)構建中科命運共同體的“山海情”。

  和平與發(fā)展,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。沒有和平的保障,發(fā)展便如無本之木;沒有發(fā)展的支撐,和平也如鏡花水月。

  “面對重重挑戰(zhàn)和道道難關,我們必須攥緊發(fā)展這把鑰匙?!?/p>

  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(fā)展援助,同150多個國家攜手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與40多個發(fā)展中國家簽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……

  中國攜手各國推動更加包容、更加普惠、更有韌性的全球發(fā)展,為實現(xiàn)持久的世界和平夯基壘臺。

  聯(lián)合國開發(fā)計劃署前署長克拉克感慨:“中國與其合作伙伴能夠共享和平與繁榮,這就是命運共同體?!?/p>

  民心相通,才能織就和平的紐帶。

  2012年2月15日,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鎮(zhèn),噼啪作響的壁爐旁,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美國友人追憶起27年前的一段美好時光。

  1985年,習近平首次來到美國考察學習,借住在這個小鎮(zhèn),同當地民眾結下深厚友誼。

  當年活動的組織者蘭蒂對習近平說:“友誼可是件大事,一個友誼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。”

 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記得這句話的分量:“正是人民友好的涓涓細流,匯聚起了促進世界和平和發(fā)展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磅礴力量。”

  友誼,鑄就生死之交,穿透戰(zhàn)爭陰霾。

  “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飛虎隊。”2023年11月15日,美國舊金山,美國友好團體聯(lián)合歡迎宴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一段動人故事。

  1941年,一大批美國青年飛行員在陳納德將軍的率領下,組成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,來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,2000多名飛虎隊員犧牲在東方土地上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講起重慶的紀念館,講起同飛虎隊老兵的書信往來,也談到杜立特行動紀念館,談到被中國人民殊死營救的美國軍人的后代經常來到這里表達敬意。

  “我相信,血與火鑄造的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一定能夠代代相傳?!?/p>

 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。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訴外國朋友:“在漢字中,‘人’字就是一個相互支撐的形狀。”一國國人民團結起來,一代代青年成長起來,世界人民的友誼必將匯聚成守護和平的浩蕩大潮。

 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,人類共有一個家園。

  2025年4月,馬來西亞總理官邸,一場盛大晚宴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貴賓。

  “四海之內皆兄弟。”談起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解,安瓦爾總理用中文說出這句成語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頷首微笑,現(xiàn)場響起熱烈掌聲。

  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載入聯(lián)合國大會決議、安理會決議、人權理事會決議,當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為廣大發(fā)展中國家提供全新選擇,全人類的希望篇章正在寫下精彩的中國故事。

  “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是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的現(xiàn)代化,中國永遠是世界的和平力量、穩(wěn)定力量、進步力量。我們真誠希望各國都以史為鑒、以和為貴,共同推進世界現(xiàn)代化,開創(chuàng)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!”這是14億多中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,更清晰傳遞出中國人民追求和平、期盼世界各國攜手共進的真摯心愿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穿越時空、激蕩人心,給出深邃的時代啟示——

  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!人類和平與發(fā)展的崇高事業(yè)必將勝利!”

  (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06日 01 版)

(責編:任佳暉、黃子娟)
推薦閱讀